纪实体励志人物传记《大国良医——郑伟达中国式抗癌之路》付梓问世。该书不仅呈现了主人公大国良医之医术,体现了主人公郑伟达先生走出大山行医天下的胸襟,还对尚在杏林耕耘的当代医家进行全方位的追踪采访。该书中既有让读者沉浸于环环相扣的故事之中的情节,亦有病患可以借鉴的方剂药典之披露。可以说它既是一部文学作品,又是一部颇具实用价值的中医学书籍。
郑伟达先生是一位医者。他出生“草根”,曾是福建闽清白岩山下十里八乡无人不知郑家“少儿郎中”。在郑伟达先生的成长之路上,福建名医汪其浩、郑孙谋、俞慎初、俞长荣等是其引路人。他北上求学,初识“中医泰斗”吕炳奎先生并成为其“关门弟子”,似唐僧西天取到真经。他的“治癌新十论”、“四位一体诊疗理念”等“以人为本,科学抗癌”的治疗理念与时俱进,深入人心,包括两院院士吴阶平,卫生部原部长钱信忠,国医大师程莘农等人,均给予充分认可和褒奖。他曾荣获2014年“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当年全国百万中医里仅4人获此殊荣;他还被冠以“中华儿女”,被《国医年鉴》所记载,这都是因为他在中医药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
郑伟达先生是一位学者。他受聘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等学府客座教授。他孜孜以求,凡有所悟、所思、所得,均述诸笔端,数十年来聚沙成塔,迄今已出版《中医治疗肿瘤经验》等专著58部,对中医治疗肿瘤的医家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的传承与创新起到重要示范作用。《郑伟达医文集》虽为师承者所著,但凝聚了他40余年的心血与成就,是一本以医学论文为主的著述,从理论到临床实践的详述,构建了一个中医药防治肿瘤的完整框架。
郑伟达先生是一个诗人。故乡泥土的芬芳、山峦的气息,是任何一位游子都难以忘怀的。悠悠往事没能冲淡这位闽清人内心的宁静,他的事业愈成功,愈发怀念故乡清新的山野绿色。他痴迷诗词创作,几乎到了“一日无诗,茶饭不香”的境地。他现任中华诗词协会理事、《诗国》丛刊社长兼主编,出版有《慈丹集》、《处世心语》、《郑伟达诗词选集》、《修身养性绝句百首》等诗词作品多部。其中《医余吟草》是对其诗词作品的“全记录”,标志着他的诗词创作达到了睹物思人皆可作诗、挥洒自如的境界。
郑伟达先生40余年的“人生与医道”,生动地展现在了该书中。书中的许多老照片也是首次发表,弥足珍贵。
序
梁平先生所著励志人物传记《大国良医——郑伟达中国式抗癌之路》(以下简称《大国良医》),嘱托我写《序》,我很高兴。伟达教授堪称贤弟,医学上成就很大,人也是诗书满腹,一向谦恭。故贤弟之请,我只能静下心来读此书,写此《序》。
在我的印象中,伟达教授出版过诸多医学专著,我也不止一次为其作序。不过那些书都是医学学术类的,字里行间表达着作者对医学的认知与传扬。而《大国良医》这本书,是一部纪实体文学作品,读着这本书,让我一次次打开记忆的闸门,思绪回到了故乡闽清,回忆起与伟达教授交往中的一个个片断……
上了年纪的人往往很容易怀旧,我自然不会例外。上世纪90年代,我刚刚认识伟达教授时,他身上那股子干事业的坚韧品质就深深地打动了我。他是农民的儿子,家境贫寒,几乎完全靠自学中医,一步一步地走向了中医学殿堂,取得了丰硕成果。他所吃的苦,经受的磨难,唯有他自己能体会到。
不久前,我看到相关报道称伟达教授以民主党派代表身份出席了2016年7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我很替伟达教授高兴,因为只有事业上有建树,作出了突出成绩的人,才有资格跻身其间。
2016年7月间,我和伟达教授的家乡闽清遭受“尼伯特”特大暴风雨袭击,灾情发生后,伟达教授及时向家乡捐出善款,这更加让我感动!我们这些远离故乡的游子,对家乡的爱心是永远飞不远的。
《大国良医》中有这样凝练的描写:“郑伟达信奉‘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然后正人’这一医道古训,所以一生谦恭、执著,锲而不舍”;还有“当年只身来到北京的闽清人郑伟达,用40多年时间,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完成了从‘乡村医生’到医学大家的坚持与蜕变。他诊疗的病人,都成了一张张他送出去的名片”以及“郑伟达的坚持,源于他对中国中医药的痴守”等,作者对伟达教授的这些概括,理性而准确。
今年我已95岁,在这个年龄能读到乡贤伟达教授的传记,也是一种鼓舞。我衷心祝愿伟达教授领衔的团队,沿着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伟达治癌之路一定会愈走愈宽广,会有更多的病患得到医治,让医者大爱洒满人间!
2016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