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主要症状包括大便规律突然改变,腹胀、腹痛或腹部出现包块,肠梗阻等。其诊断主要依靠肠镜,肛门指诊通常能简单、直接地发现直肠癌。治疗原则仍选手术,然后根据情况给予术后辅助化疗或放疗。鉴于大肠癌肝转移发病高,且已明确其转移的可能与浸润方式密切相关,即血行转移、淋巴转移、腹腔种植和局部浸润,其中以血行转移的发生的可能为很高。
因此,通过以下检查,可早期诊断大肠癌手术前后有无肝转移的可能:
1.一旦确诊大肠癌原发病灶,术前行B超、CT检查,甚至经内镜鼻胆管抽取胆汁做CEA检查都可提示大肠癌肝转移的可能。
术前、术中及术后B超检查是应用很广泛且无损伤的诊断方法。对于肝转移灶直径>2.0cm者,其敏感性较高,术中B超特别适宜隐匿在深部的肿瘤。对于直径<1cm的病灶检出可能不高。
术前与术后CT检查已被广泛应用于肝转移癌的诊断,目前有以下几种CT检查方法:平扫、普通增强、大剂量增强、动脉造影下CT扫描、门静脉造影下CT扫描。
一般说来,对于直径>2.0cm的肝转移灶CT的敏感性很高,但对直径<1.0 cm的病灶敏感性很低。 CEA(癌胚抗原)以CEA水平诊断大肠癌复发的敏感性一般,而应用术后CEA水平诊断肝转移的意义更大,尤其是经内镜鼻胆管抽取胆汁测CEA价值更大。据研究表明,血清CEA预测复发转移比影像学及临床检查早6~8个月。
2.术中用手触摸肝脏,并结合术中B超检测。
3.加强大肠癌术后或肝转移灶切除术后的随访一年每3个月查CEA、B超1次;第2年每4~5个月检查1次;第3年每6个月检查1次;3年后每年检查1次。
4.对随访中怀疑有肝转移者行门静脉造影下CT扫描。
通常而言,一旦肿瘤出现远处器官转移,则丧失手术机会。但这条原则并不适用于大肠癌。
大肠癌常常出现肝转移和盆腔转移。若仅为肝脏孤立转移灶,可选择同时将大肠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同时切除,术后5年生存的可能可到一半左右;若因盆腔转移引起肠梗阻、肠穿孔等,应考虑手术解除症状。此外,约有一半的患者在接受大肠癌切除术后出现肝转移,此时若仅为孤立转移灶,仍可选择手术治疗。
以往认为大肠癌肝转移后治疗希望渺茫,多数人放弃治疗。目前已认识到大肠癌肝转移具有相对良好的特性以及极少合并肝硬化的特点,近年来在治疗上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有许多措施可供选择,但手术治疗是常见可提供恢复健康的办法。除了肝内有淋巴结转移、不能切除的肝以外的转移灶、肝转移灶个数4个以上者之外,都可作为肝切除的适应症。
因为肝转移癌病人术后复发常见的部位仍是肝脏,有部分的病人肝内再次复发。此时辅以一定的中医药治疗能降低复发的可能,从“瘀毒”入手,携“四法”抗癌从肿瘤发病的源头入手,抑制肿瘤生长,并能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改善患者体质,延长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