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膀胱癌患者其病症表现各有差异,很多病患都会出现水肿的现象,水肿是常见的病理过程,其积聚的体液来自血浆,其钠与水的比例与血浆大致相同。习惯上,将过多的体液在体腔中积聚称为积水或积液,如胸腔积水、腹腔积水、心包积水等。
中医水肿定义:各种原因导致的体内水液运行障碍,水湿停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部、四肢、甚至全身浮肿的病症,称水肿。
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
中医认为其病因为:
风邪袭表:风为六淫之首,每夹寒夹热,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肺失通调,风水相搏,发为水肿。此即为《景岳全书·肿胀》篇所言:"凡外感病毒风,邪留肌肤,则亦能忽然浮肿。"
疮毒内犯肌肤患痈疡疮毒,火热内功,损伤肺脾,致津液气化失常,发为水肿。《济生方·水肿》云:"年少血热生疮,变为,肿满,烦渴,小便少,此为热肿。"正是指这种病因而言。
预留联系方式或及时预约就诊,肿瘤医生可为您排忧解难!
外感水湿:久居湿地,冒雨涉水,湿衣裹身时间过久,水湿内侵,困遏脾阳,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水无所制,发为水肿。正如《医宗金鉴·水气病脉证》曰:"皮水,外无表证,内有水湿也。"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嗜食辛辣,久则湿热中阻,损伤脾胃;或因生活饥馑,营养不足,脾气失养,以至脾运不健,脾失转输,水湿臃滞,发为水肿。如《景岳全书·肿胀》篇所言:"大人小儿素无脾虚泄泻等证,而忽然而通身浮肿,或小便不利,多以饮食失节,或湿热所致。"
禀赋不足,久病劳倦:先天禀赋薄弱,肾气亏虚,膀胱开合不利,气化失常,水泛肌肤,发为水肿。或因老倦过度,纵欲无节,生育过多。久病产后,损伤脾肾,水湿输布失常,溢于肌肤,发为水肿。
根据上述所论,水肿的治疗原则应分阴阳而治,阳水主要治以发汗、利小便、宜肺健脾,水势壅盛则可酌情暂行攻逐,总以祛邪为主;阴水则主要治以温阳益气、健脾、益肾、补心,兼利小便,酌情化瘀,总以扶正助气化为治。虚实并见者,则攻补兼施。
点击在线医生,递交病例报告,及时预约,就诊治疗!
水肿的手臂通常是因为血液循环及代谢不畅,淋巴阻塞,或者长期姿势不良造成的。检查你的日常餐单,是否热爱吃盐分高的食物,睡前喝水过多呢。
膀胱癌水肿的辨证治疗:
阳水
主证:发病急,初起面目微肿,继之则遍及全身,腰以上肿甚,皮肤光亮,阴囊肿亮,胸中烦闷,呼吸急促。或形寒无汗,苔白滑,脉浮紧;或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取肺、脾经穴为主。针用平补平泻法,以宣肺、解表、利水;表邪退后,宜参用阴水治法。
处方:列缺 合谷 偏历 阴陵泉 委阳
方义:阳水为病,系肺气失宣,水湿内停所致,腰以上肿宜发汗,故取列缺、合谷发汗解肌,通利肺气;腰以下肿宜利小便,故取偏历、阴陵泉利小便以消水肿;委阳为三焦下合穴,功可调三焦气化功能以消水肿。
阴水
主证:发病较缓,足跗水肿,渐及周身,身肿以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复平较慢,皮肤晦暗,小便短少。或兼脘闷腹胀,纳减便溏,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象濡缓;或兼腰痛腿酸,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取足太阴、少阴经穴为主。针刺用补法,并用灸法,以温补脾肾,利水消肿。
处方:脾俞 肾俞 水分 复溜 关元 三阴交
方义;阴水病因脾肾阳虚,针灸脾俞、肾俞、复溜可温脾肾元阳,促三焦气化;灸水分利水以消水肿;灸关元培补元气以温下焦;补三阴交健脾利湿,通利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