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医学论文有见地 省城偷师郑孙谋

  1985年,郑伟达携《论麻黄汤的临床应用》等5篇论文参加福建省中医学会第二次内科学术讨论会,并走上灯光耀眼的讲台,毫不怯场地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桂枝汤的临床应用》、《论麻黄汤的临床应用》两篇论文。

  郑伟达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16个人作学术交流,我排在第6个上台。当时我很紧张,下面都是名医,我上去作个学术报告,他们会听吗?当时我能参加这个会,没有靠关系,就是凭论文质量。我主要的观点是认为‘桂枝汤’可以做补药的若干认知,结果得到各位医生的称赞。”

  郑伟达这个中医界的“新面孔”,语出惊人的解说,一下子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其中就有著名的中医医生郑孙谋教授。

  今天的人们回望当年,如果用石破天惊来形容郑伟达当时的亮相,也丝毫不算夸张。因为一直在基层行医的这个看上去瘦瘦弱弱的毛头小伙,且无多深沉浮的郑伟达,竟能一下子拿出数量惊人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参与省级中医学习交流,非深临其境者,委实难以置信。

  然而,这一切都是真实呈现的。

  郑伟达的论文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点新颖,令人折服。会上,时任福建省中医学院副院长的肖熙教授,握住郑伟达的手激幼地对与会者说:“同志们,郑伟达医生是我省中医界的‘杏林新秀’啊!”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中医医生郑孙谋教授接过话茬说:“郑伟达医生不简单,你取得的成绩让我感到很欣慰,你的努力、你的成绩表明,弘扬祖国中医学遗产后继有人。”

  郑孙谋教授言罢,会场掌声四起。

  就在那一刻,郑伟达萌生了一个想法:走出闽清,去省城学习。会后,他向郑孙谋教授表达了这个愿望。“你来吧,我愿意收你这个好学生,有什么困难我帮你解决。”郑教授爱惜人才,一口应允。

  听到这话,郑伟达一激动,便欲下跪行拜师礼。郑老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他的双臂说:“这就不必啦,我们都是郑氏后人,只要你有心,我就给你传经送宝;你若学业有成,就是给我很好的大礼啊!”

  郑孙谋教授的谦逊,让郑伟达有如遇亲人般的温暖。

  郑伟达回到福州以后没多久,便收到郑孙谋教授寄来的一张福州中医院实习申请表,郑教授还在信中嘱咐他:认真填写,不负重望。

  当时,郑伟达还在闽清一瓷厂医务室上班,他就把妹妹郑伟鸿叫过来替自己坐诊,他则可以安心去福州学习了。

  不久,郑伟达办妥了自费到福州市中医院跟郑孙谋教授学习的所有手续,离开家乡前往福州。来到福州中医院实习的郑伟达,眼界豁然开朗。毕竟是省城大医院,医疗资源丰富,病例多,他就像一个探险家一下子置身于宝藏无数的世界,他开始了如饥似渴的学习。

  在郑老鼎力相助,黄成标、郑英珠、陈瑞珠等领导、医师的关心下,郑伟达开始了不寻常的求学之路。他每天跟随郑孙谋教授查房、门诊,老师开方的时候,他就在旁边记录;老师看一个病人,他就把病人叙述的病况记录下来;老师开出方子,他又迅速把老师的方子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速度奇快,偷师学艺。

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