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者,藏精吞起亟也”,“阳固乃密。”阳气与阴气相比,阳气代表人之机能,防御功能,阴气代表物质,在正常的条件下,阳气之于机体具有特殊的作用与意义,阳气的盛衰反映着机体的抗病力,防御机制。阳气充旺则外密内固,邪气难以为患;若阳气衰弱,则防御机制紊乱、腠理疏松、脏腑脆弱,邪气易于乘虚而入,诱发疾病。肿瘤是各种致病因素导致机体阴阳失调的结果,现代研究表明,许多肿瘤是以阳虚为病理关键,物理加热疗法能迅速杀死癌细胞。
3.血气不和
《难经·二十二难》云:“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与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为用,维持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机体的健康,否则,机体就会发生病变。《内经》云:“百病始生于气”,“气血不和,百病变化而生。”朱丹溪指出:“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百病生焉。”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而调气机,并藏血,因此,肝癌发病与气血不和密切相关。肝藏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极易疏泄失常,气血不和,导致气滞血瘀,瘀久则成积,演变恶化而肝癌。《奇效良方》论“积”病之成因时,指出:“气上逆,则六腑不通,但气不行,凝血蕴里不散,津液凝固渗着不去而成积矣。”
4.脏腑失调
中医认为各藏腑之间通过经络的联络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在生理上相互依赖,相互为用,以共同完成各项生理活动,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和传变。因此,脏腑失调,气机紊乱,代谢异常,不仅易于感邪发病,而且还会内生邪毒,导致发病。《诸病源候论》指出:“癥者,由寒温失节,致脏腑之气虚弱,而饮食不消,聚结在内。”张景岳说:“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肝藏主疏泄和藏血,与其他藏腑关系密切,不仅肝藏本身功能失调可以肝癌,而且他藏失调,导致痰湿瘀血内生,积久成毒,雍滞肝藏,诱发肝癌。
5.积久渐变
积者,合也,久也;聚者,汇合也。中医认为感受致病因素到形成肿瘤的过程,不像一般性时令外感之病,受邪后即时发病,而是一个积久生变的过程。各种致病因素只有在体内留而不去,累积聚合,逐渐损伤脏腑气血津液,导致气血凝滞、痰浊内生,邪毒与痰瘀互结的结果。《灵枢》指出:“邪之入于身也深”,“久留而内蓄”,“邪气深期间而不反”乃成瘤。《肘后备急方》云:“凡坚之起,多以渐生。”
郑伟达 郑东海
郑伟达
吴孟超 郑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