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十二 肾病综合征治验

  十二、肾病综合征治验

  1.肾病的常用治法

  (1)补益正气 肾病病人常因低蛋白血症,抵抗力低下,或由于应用西药免疫抑制剂,抑制了细胞免疫功能,致患者抵抗感染的能力减弱,易招致反复感染,使肾炎复发迁延,此称为“卫外之气不固,外邪得而凑之”。我们常用益气固表卫外的玉屏风散(防风、黄芪、白术)加减治疗,尤其对气虚型患者疗效较好,对湿热型者则较差。

  (2)调理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古人云:“脾旺四季不受邪。”五脏不足调于胃,肾病常见脾胃虚弱之表现,因此,务必注意调理脾胃。调理脾胃法在肾病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采用益气健脾药,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等,使脾能健运,控制便溏、腹泻等症,以及蛋白质在胃肠道丢失减少。同时使患者保持一定食欲,提高蛋白质摄入、吸收、合成,使血浆蛋白的水平保持正常。其二是病人在滥用克伐脾胃的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后,以致胃气不和,纳食衰少,甚至呕恶,方用二陈汤、香砂六君子汤之类药,如姜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川黄连、砂仁、豆蔻仁、炒谷麦芽、广木香等,可以减少应用环磷酰胺、氮芥、氯喹、消炎痛、皮质激素等西药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3)填精补肾法 对久治不愈,肾精虚亏,水肿退而不尽,血清白蛋白很低等难治性肾病患者,宜在健脾开胃的基础上给予填精补肾之品。常用药物有仙茅、仙灵脾、巴戟天、锁阳、黄精、玉竹、山萸肉、熟地黄、党参、黄芪、白术、山药、茯苓、薏苡仁、泽泻、甘草、陈皮、木香、砂仁、紫河车、阿胶、鹿角胶(或鹿角箱)、龟胶(或龟版)、核桃肉、冰糖等,熬成膏药,早晚各服1~2匙,一般用1~2剂,严重者需4~6剂才能巩固。若膏滋药滋腻呆胃,服后食欲减少时,则可白天加服香砂六君子汤,早、晚仍坚持用膏滋药各1匙。若非冬季服用,要注意冷藏,或加防腐剂,以免霉坏变质。另外,还可配合食疗,如甲鱼(鳖)、鲫鱼、瘦肉、牛奶、羊奶、豆浆等,均为易于吸收利用的高蛋白食物。高蛋白饮食开始时量宜少,或仅服其汤汁,必要时还可加入商陆、大蒜或赤小豆等利水药同煮。食欲好转后逐渐加量,以增加至不倒胃口为度。一旦血浆蛋白恢复正常后或身体出现肥胖时,即改为普食。长期过度的高蛋白摄入,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应权衡利弊,灵活掌握。

  (4)利湿解毒法 凡有皮肤疮疖,咽喉肿痛,五心烦热,夜不成寐,舌质红,脉滑数等者,宜清法,有浮肿者宜清利湿热,如金钱草、车前子、薏苡仁、半枝莲、鹿衔草、田字草等;浮肿已退者,宜清热解毒,如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紫地丁草、七叶一枝花、银花、连翘、生甘草、鹿衔草、薏苡仁等。交替应用其中4~5味,再配合养阴固涩、活血化瘀,或健脾化湿药同用。

  (5)活血化瘀法 凡患者面色黧黑,舌有瘀点,皮肤色素沉着,或皮肤有瘀斑瘀点,或血液呈高凝状态者,在辨证运用上述诸法时,要加用活血化瘀药,如益母草、泽兰叶、丹参、红花、川芎等,能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血流量。

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