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为少阳病的主方,属和解之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以小柴胡汤加减而成共有五个方剂,后世医家从本方衍化而成的方剂不下30多个。本方临床运用范围广泛,疗效显著。本文仅就小柴胡汤的临床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1.小柴胡汤的作用
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甘草、大枣、生姜七味药物组成。少阳以疏泄为常,抑郁为病。用柴胡透少阳之热,解少阳之气郁。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柴胡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说明柴胡可促进六腑的新陈代谢,有消积化食的作用,因而也就有推动少阳枢机而和表调里的功效,在方中起着主要作用,故以之为君;更配黄芩苦寒清泄里热,两者一解经热,一泄腑热,和解表里,相得益彰。半夏、生姜均系辛温之品,能开能降,善于和胃治呕,又能外疏风寒,内消痰饮,因少阳胆病以喜呕为多见,故以二药治呕健胃用意深长。人参、大枣、甘草甘温之品,用以扶正祛邪,以助柴芩之治,更能预先实脾,以杜少阳之传,实有“治未病”的意义。小柴胡汤以和解少阳之邪为主,而又旁治脾胃,和中扶正,既清解邪热、调和表里,而又培护正气,通过和解而达到祛邪之目的。
2.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本方原为伤寒少阳证而设。主治:①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②妇人伤寒热入血室;③疟疾;④黄疸等病。近代临床常应用于治疗感冒,肺结核午后发热,败血症,渗出性胸膜炎,产后痢疾,急性肾盂肾炎以及癃闭,水肿,久咳,腹泻等病。
(1)感冒
感冒出现头痛,恶寒发热,鼻塞,咳嗽,呕吐,痰稠黄,苔薄黄,脉浮滑,可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如头痛较重加川芎、蔓荆子,项强加葛根,鼻塞加辛夷、葱白等,咳嗽较甚加桔梗、杏仁、牛蒡子,痰稠黄而苔厚腻者加川贝、竹茹、天竺黄等。
(2)长期发热
范某,男,37岁。发热3个月,上午体温正常,下午逐渐增高,在38~39℃之间;先恶寒后发热,入夜后逐渐热降,乏力倦怠,口苦咽干,胃脘闷胀不适,有时恶心,纳差,大便干,小便黄赤。检查肝功能未见异常,经用多种抗菌素类药物无效,乃邀余会诊。现证: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弦而数。辨证为表里不和,湿热内蕴。以和表里,清湿热为治。方用小柴胡汤加茵陈、栀子,服药六剂,热退病除,除感疲倦外,无其他不适,予五味异功散收功。
朱某,男,35岁。患肺结核病已8年。前年夏季起,常于午后发热,胸满痰壅,经用链霉素治疗,发热仍时作时止,且见耳鸣眼花,食欲减退,面色发白,脉弦细数。此乃金虚木旺之证,治宜和解退热,以小柴胡汤连服二剂,热退。再服二剂,痰少胸舒,后以小建中汤常服,逐渐恢复健康。
(3)咳嗽
孙某,女,47岁。素有咳嗽宿疾至今近40年,每遇秋末发作,冬季较甚,夏季自愈。在发作期间,昼轻夜重,甚则难以入眠,痰多而稀,喉咙发痒。余思患者久病,一般治咳之剂均已用过,不见效果。忆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咳嗽论中有云:“胸中支饮咳源头,方外奇方切漫求,又有小柴加减法,通调津淮治优优。”考虑用此方一试,遂欣然命笔处方,以观其功。处方:柴胡9克,半夏9克,黄芩9克,党参9克,五味子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5枚,水煎服。服上方一剂即能安然入睡,连服四剂后咳嗽减去大半,继服数剂咳止。
郑伟达 郑东海
郑伟达
吴孟超 郑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