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第一节 常用辨证方法

二、病因辨证

  中医学之致病因素可分为六淫、七情、饮食劳逸以及外伤四个方面。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邪气的总称,其致病临床表现因其自身致病的特点及所侵犯部位而各异,多表现为外感疾病,参见中医学基础理论有关六淫之邪致病特点。疫疠是传染性极强的致病因素,多表现为传染性疾病。外邪侵犯人体致病常不为肿瘤的直接成因,但却可能成为肿瘤的起始诱因。《灵枢·九针论》曰:“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灵枢·刺节真邪》曰:“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抟,久留而内着……邪气居其间不反,发为筋瘤……肠瘤。”《诸病源候论》曰:“恶核者,内理忽有核累累如梅李,小如豆粒……此风邪扶毒所成。”这些描述都说明人体肿瘤的发生与外界致病因素有关。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其致病常因激烈的情志变化或刺激,或长期的精神刺激,超过了人体自身调节能力而致气机逆乱而发病。七情变化或直接伤及相关脏腑,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或影响气机的升降出入而致病,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而且七情变化在疾病的发展变化中可使病情迅速恶化。七情致病在肿瘤的发病中相当重要,肿瘤的发生常表现为气滞、血瘀、水结、痰滞、湿阻等,而情志抑郁可致气机阻滞,还可影响水津和血液的运行而发生肿瘤,如肝癌患者常有情志不遂诱因等。另一方面,人们常有一种恐癌心理,一旦被确诊为癌症,大多精神崩溃,病情迅速加重或恶化,因而对那些意志薄弱的癌症患者避免知晓有利于治疗。总之,七情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十分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恬淡虚无,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或好转。七情之致病临床表现参见其致病特点。

  饮食常伤在胃及食道,多影响脾胃、大小肠等脏腑功能。饮食为气血化生的原材料,饮食偏嗜或食少,常致气血亏虚而发病。饮食所伤临床上表现为胃脘疼痛、饮食不佳、胸膈痞满、吞酸嗳腐、呕吐泄泻、舌苔厚腻、脉滑有力等,偏食或少食又可致生化乏源而发病。肿瘤的发病及发展与饮食失节关系密切,尤其是消化系肿瘤,进食多少、偏嗜以及每日餐次及时间等皆可成为消化系肿瘤之诱因,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预防或减少肿瘤的发生。《医宗金鉴》认为:唇癌(茧唇)乃“脾胃积火结聚而成”。《外科正宗》更明确指出,茧唇的产生与过食高热煎炒的肥甘厚味有关,论曰:“因食煎炒,过餐炙煿……痰随火行,留注于唇,初结似豆……”《医碥》曰:“酒客多噎膈,好热酒者尤多,以热伤津液,咽管干涩,食不得入也。”《医学统旨》亦曰:“酒面炙煿,黏滑难化之物,滞于中宫,损伤脾胃,渐成痞满吞酸,甚则为噎膈反胃。”这些论述都阐明了饮食失常为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

  过度劳逸亦为肿瘤疾病之起因,劳者包括体劳、心劳及房劳,过劳则倦怠无力、嗜卧、少气懒言、饮食减退,或心悸盗汗、骨蒸潮热,或阳痿、早泄、梦遗滑精、宫寒不孕,劳则气耗,正气内伤,即成肿瘤发生的内在原因。过逸则体胖行动不便,动则喘气,心悸气短,肢软乏力;过逸则气血流行不利,可为气滞血瘀之因。

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