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学说

  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营养和滋润的作用。血运行于脉道之中,周流全身。血液主要来源于水谷精微,而水谷精微的化生,有赖于脾胃的运化。此外,精与血之间存着相互滋生与转化的关系,血能生精养精,精能化血生血。精藏于肾,血藏于肝。肾为水,肝为木,水生木,由此可见,精血同源。肝肾互根,至关重要。血的正常运化,与心、肺、肝、脾的关系更为密切。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肝主藏血,脾主统血。血的循行,在此四脏相互协调下共同完成。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津与液,同属水液,来源于饮食,由脾胃运化而生成。津是指体液中清稀的部分,它流动性强,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毛孔,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液是指质地黏稠的部分,它流动性小,液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过程,主要依赖于肺、脾、肾、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脏腑。其中肺、脾、肾三脏的协调起着决定的作用。倘若失常,均可致津液代谢失常,造成痰饮内生、水湿停聚的病理变化。津液具有滋润和濡养的生理功能。如布散肌表的津液,可滋润皮毛肌肤;流注孔窍的津液,具有滋润眼、鼻、口等作用;渗入血脉的津液,可充养血脉;注入脏腑的津液,具有濡养和滋润脏腑的作用;渗入骨髓的津液,具有充养和濡润骨髓、脊髓、脑髓的作用。

  气与血的关系。气属阳,血属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但气必须依附于血而存在。因此临床常见血虚者,气亦易虚;血脱者,气亦随脱。

  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但气附于津液而运行体内,即“津能载气”,所以当津液大量外泄时,亦可出现“气随津脱”的病证。

  血与津液的关系。两者皆为水谷精气所化生,津液又是血的组成部分。故有“津血同源”、“汗血同源”之说。

  血与精的关系是。精能化血,血能生精,精血互生,故有“精血同源”之说。目前以补肾健脾治血虚。

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