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第三节 肝癌瘀毒四位一体之体疗

  二、体育锻炼的原则

  由于癌症患者与正常人存在明显的心理、生理差异,因此,癌症患者的体育锻炼当与正常人有所区别。

  1.因人制宜

  不同癌症和同种癌症的不同病期的患者的体力和心理状况以及患者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尤其是体力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所能适应的体育锻炼内容不同。因此,癌症患者的体育锻炼必须因人制宜。要根据患者的体力、健康状况、心理状态,制定出适合患者的锻炼方式与内容。身体虚弱者,体力不足,宜运动量少的体育锻炼。失眠、情绪波动大的患者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宜运动量大的体育锻炼;如体力不支,则宜简单的柔性运动。

  2.循序渐进

  癌症患者在确诊后,绝大多数就立即接受放疗、化疗、手术等治疗,这些治疗常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对身体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使患者体力下降,往往需要卧床休息。使身体处于废用状态,关节变得僵直,肌肉萎缩,骨质脱钙,患者要想恢复原来的体力活动,一般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因此,体育锻炼要缓慢而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一般说来,可分三个阶段。阶段是简单活动,患者在卧床期间,以四肢活动为主,体力不支的情况下,由医护人员和家属帮助活动四肢。如体力允许,则自己活动四肢。这样就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一定的体力,改善体质。此后,可根据病人体力改善情况,适当增加活动强度。当病人可以起床活动时,则开始第二阶段的锻炼,活动量比阶段适当大,如散步、柔性体操,目的在于增加体力储备,补偿肿瘤或治疗肿瘤造成的消耗,为恢复正常活动准备条件。在病人可以整日离床,体力、体质有了明显恢复时,可进行第三阶段的锻炼。第三阶段活动量要更大,如跑步、打球,以便加强体力恢复健康。在拟定运动疗法的计划时,对于患有不同肿瘤的病人应区别对待,充分考虑到疾病或治疗所造成的后果。

  3.调治结合

  对于体育锻炼而言,形式和内容多样,有些主要是改善体质,有些则具有治疗作用;有些是消耗能量的,有些则可起到储备能量的作用。对此,我国古代医药养生家有明确的论述,并发明了许多医疗性运动疗法,如五禽戏、内丹术、导引术。现代研究表明,导引行气等气功锻炼,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体质,提高免疫力,具有抗癌作用。由于癌症预后欠佳,难以彻底治愈,康复困难,因此,癌症患者的体育锻炼要调治结合,以具有抗癌作用的气功锻炼为主,郑伟达概括为体疗。郑伟达在继承前人经验的继承上,根据自己对癌症防治的研究,并总结出了慈丹抗癌法。

  4.群体性原则

  俗语云:“近朱者赤”。癌症患者通常有自卑、悲观心理,需要社会的支持,希望获得成功的经验与方法。因此,对于癌症患者的体育锻炼,应重视群体锻炼,将癌症患者组织在一起,进行集体锻炼。这样,不仅进行了身体锻炼,而且还可以使他们相互交流抗癌经验、相互安慰、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鼓励,获得心理重塑。

о